沉潜读《庄子》——跟着梁老师去取经

2016/12/20 15:08:3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:张一行

想起一位老师讲过:读书要取法乎上,多读一些经典,读一些基本的书。重要的是精读与通读,量不一定要多,扎扎实实读完几本,有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,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升,而且能“养性”,让自己脱离浮躁,变得踏实。

而《庄子》就是需要扎扎实实读的那一类。


国内中文系中国文学史(古代、现当代)、外国文学史都是必修科目,但中外文学著作颇多,仅凭四年的时间、在普遍的现在的学习氛围下,所涉及到的作品多是读不完的,除非早先少年时已读过。所以课程设置中会有少量的原典研读和选读,而可惜的是中文系本科没有单独开设《庄子》研读课,只有个别篇目的选读,比如《逍遥游》,至今记得教授让我们在课堂上背诵的情形。本科在山大交流学习时,还和小伙伴创建了一个叫做“青春地铁”的学习小组,有两期是读了《庄子》,那情形至今鲜活。遗憾的是,至今没有通读完《庄子》。


这次申请《同学专栏》,也是为了督促自己精读,更重要的是不以文本为第一标的,而是能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跳脱出文本的限制,寻求智慧,像孙猴子那样”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“,当然得跟对师傅,还得知道目标——恰有取经之意,只不过我们不用再去西天,而是进入这生命思维。


话说《梁注:庄子》试听已上线,正式开听时间是近之又近,想问一句:”同学,你准备好了吗?“《逍遥游》里有个”鲲“,它还会变化,能变成一只大鹏鸟,还善于利用气流环境,找准时机就飞起来了,你看,这说明人家知道”风口“,你也不用担心人家会掉下来,人家不是猪,那翅膀杠杠滴~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,要知道自己去哪里,那就认真做准备,人家鲲在深海里能够生存下来,说明人家善于沉潜,而且能够承受得住深海的压力,可能也偶尔到海面巡游一番,但是那些浪花、泡沫不是人家要追逐的,更多的时候,鲲在深海生长。


作为一个大学本科毕业即将满两年的人,我在反思,我是不是也随波逐流,追逐了太多的泡沫?因此,给自己一个机会,随时能得到、随时也能失去的机会,也学着锻炼在深海沉潜的本领,认真读书,认真生活,认真思考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你“逍遥”吗?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资讯...

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