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用之美

2016/12/28 11:27:49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:孙丽娟


 “山木,自寇也;膏火,自煎也;桂可食,故伐之;漆可用,故割之。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不知无用之用也。”---《庄子·人世间》



 “妈妈,你订阅《梁注庄子》有什么用啊?”

 “听呗。”

 “我知道是听啊,但我是问你有什么用?!”

   显然,十岁的小孩对我的回答很不满意。他问的是这个节目能干什么,他不认为“听”本身就是作用。

   我该怎么给现在的教育制度下的孩子解释何为“用”呢?说“看上去无用才是大用”?还是说因为我听了,知道了昨晚节目里好听的背景音乐是《渔樵问答》,而这首好听的音乐让我度过了一下午的美好时光?可说这些能解开一个孩子的困惑吗?


   用,东汉·许慎《说文》中的解释是:用,可施行也。那无用,就是不能够施行,无所作为了。由此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那篇《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》的文章,说实话这篇文章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:文章以小朋友的口吻列举了别人的妈妈的种种优点,有会开车的,有会做好看的衣服的等等,自己的妈妈则一无是处。这让明明胆小的我都想去苦练车技,提高厨艺那更不在话下,最好烘焙也拿手,虽不是天生丽质,在孩子同学的妈妈面前也绝不能给他丢脸,一定要拾掇的漂漂亮亮的。殊不知,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平凡之人,人本来就天资各异,禀赋不同,术业有专攻,到哪里去练就那胜人一筹的武艺?


  我想告诉那位小朋友,妈妈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用啊,当然,妈妈不完美,还有好多缺点,但她却是最爱你的人,如果你受到伤害,冲到最前面的一定是那个看似“没用的中年妇女”,是可以为你牺牲自己一切的人啊。


   一个有“用”,让我们过得这般辛苦,可早在两千年前,可爱的庄子就告诉了我们无用之用,无用之美啊。


   庄子说,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。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,无为而于已有为也。而把无用之用执行最好的当是汉初的大功臣萧何了吧。 他在汉王面南背北、论功行赏时,诸将皆欲封肥田沃土,唯萧何独请以贫瘠荆棘丛生之地封之。这些看似无用的土地,却是大用!因为他深知:子孙拥有肥田沃土,就会坐享其成,必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昙花一现!这是给子孙鱼而不给水,留财不留德也。离水之鱼,必不能久,无德之人持厚财是祸而不是福也。而事实也证明了萧相国的远见卓识。


  看似恣意妄言的庄子,你看他一会儿说如大鹏遨游几千里,一会儿又怒而飞,逍遥,自在,光是他的天空,不得不惊呼他的无用之美!


  人们眼中的“有用”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,集中体现在当下的需求,对于远方的看不见的东西,就认为是无用的,因为暂时不需要。亚里士多德说过:“世上的一切事物可分为两部分,以功利为目的和以美为目的。”前者被大多数人认为有用,后者则被认为是虚无的、飘渺的、矫情的和无用的。美或许没有使用价值,但它有它的无用之美。


 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”寂静无声的春夜,桂花自开自落,因为心闲,因为心静,仿佛听到了花儿落地的声音了;夜静更深,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一物。一切都那么静谧,一切也这么美好。“小楼一夜听风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,经过一夜春雨的淅淅沥沥,娇嫩的杏花上恐怕早已沾上晶莹剔透的水珠儿,想来春已渐深......可这些都有用吗?好像也没什么用,可这美吗?难道不美?如果让我度过这样的夜晚和清晨,我会觉得没有什么能和它媲美。


   该告诉小儿了,无用之美无限延伸。现在他可能不懂,终有一天会明白的,这也是他通向人生的逍遥之路。

 


上一篇:一期一会

下一篇:悠然见南山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资讯...

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