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施的大葫芦

2017/1/27 18:05:54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:王鸿竹

    惠施是庄子的朋友。他种了很多葫芦,结的果又大又圆。但这些葫芦质地不好,用作盛水没多久便漏了,于是惠施便将葫芦都扔了。庄子看到后觉得可惜,便对惠施说:“看来你是不会用大的东西啊!这些葫芦都很大,把他们用网包起来,绑到身上做个腰舟,不就可以在水中玩了吗?”

经验总结

关键字:尺有所短、寸有所长

大与小相对,有用与无用也是相对。惠施坚决认定葫芦只能盛水在里面,其实完全可以盛水在外面,这样“大”就不是无用了。一种想法不通后,何不变通为另一种想法,也许就有了妙用,这就叫“无用之用”。

  天生我才必有用!相信自己就会发现自身的价值所在。很多时候,从小接受“共性”教育的我们,习惯于不断弥补自身的缺点,而忽视了自身的优点,不懂得也不习惯彰显“个性”。反映到工作、事业以及市场竞争中,就表现为落后者不断追赶“领头羊”,却始终难以追上。原因何在?很简单,对手用汽车、甚至跑车在高速公路上驰骋,而你却在用自行车、甚至双腿赶路,只要环境不变、对手不变,你又有何机会胜出呢?毛主席当年用小米加步枪打走了帝国主义,不是因为我们的武器厉害,也不仅仅因为我们的精神强大,而是因为他老人家的智慧——发动全民参战、扰乱敌后战场,大力开展游击战、迂回战,根据不同形势,采用不同战略战术——最终实现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!同样在现代商战中,企业主也要充分观察、分析市场环境、行业走势,具体情况、具体对待,以己之长、克敌之短;对手强大就要避其锋芒、错位经营,对手平庸就要抓住机遇、开拓市场,对手弱小仍要时刻谨慎、稳定发展。

“勤能补拙、取长补短”是一种活法,“知足常乐、扬长避短”也只是另一种活法,选择任何一种都是每个人的权利。但笔者希望的是:在决定走入某一领域去奋斗、去拼搏前,首先冷静判断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天赋与能力。尽管我们知道“勤能补拙”,但如果能在自身更擅长的领域开始工作,不是更能“事半功倍”吗?与其在各个领域都去“取长补短”,不如在自身擅长的领域“扬长避短”,同样都是“顺乎自然、知足常乐”带给我们的启示。

原文赏析

    惠子谓庄子曰:“魏王贻我柧之种,我树之成实五石。以盛水浆,不能自举也。剖之以为瓢,则柧落无所容。非不然大也,吾为其无用而焙之。”庄子曰:“夫子故拙于用大,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,而无忧其柧落无所容?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乎!”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逍遥游第一


上一篇:爱居之乐

下一篇:子非鱼,安知鱼乐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资讯...

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