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说“道”

2017/1/12 20:45:0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:孙丽娟


   最近女儿患上了焦虑。按理说小孩子有什么可焦虑的,可事实上还挺严重。她的焦虑不是因为自己而是来自于别人,来自于她的上课外辅导课的同学们。本来她上课认真听讲,按时完成作业,做好预习和复习,成绩也不错,就没有考虑给她补课去。我们不补,可她的同学们,她心里暗暗的竞争对手们一一都补了,有的甚至一门功课还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补。这样一来,在一次又一次的小考月考中她就处于劣势,接连溃败,大大打击了自信心,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同学们仿佛一夜之间得了高人指点,殊不知那些所谓“高人”--校外辅导机构(有的就是本校的老师自办的),因为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,追求家长的认同,早在考试之前就让孩子先做了类似的练习,甚至拿接下来要考的卷子让孩子先做一遍,能不出成绩吗?这样的“成绩”家长满意,学生高兴,可就苦了没有参加补课的我的女儿。


   梁同学讲了“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”的“徙”,说甲骨文里是在大道上长途跋涉地走,是正途,是走在开阔的主流线上,唯有走正途才能走的远,走得长久。一如那些伟大的公司,像可口可乐,亨氏,IBM,苹果等等。这些公司长期持有大众消费品,认真如一长期坚持它的品质而收益稳定,看上去似乎成长很慢,其实走得又久又远,而不像那些为了赚快钱,迅速得到眼前利益的公司,短期内好像收益很大,但最终是不会赚到很多钱的。


   在梁同学和王东岳老师的对话节目里,也讲了“道”。王老师说在甲骨文里,道是一个人走在大路上,能够看见对面过来的人的脸,才谓之“道”,这是道的本义。为什么要看到对方的脸呢?这说明道是大路,是宽阔的康庄大道,不是曲里拐弯的小路、歧路,如果是小路就会有遮挡,就看不到对方的脸了。


  走在宽阔的大路上,不走捷径,不抄近路,不走小路,没有奇技淫巧,踏踏实实,一步一个脚印,这样虽然缓慢却是稳定的,是一直向前的。《为学》里的蜀之鄙的贫富二僧,为什么是“一年后,贫者自南海还”,而“多年来欲买舟东下”的富者却“有惭色”?同样的小孩子的学习不应该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,慢慢地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吗?现在这样的追求眼前的所谓成绩,苦了家长,最终还是害了孩子。与道也离得更远了。


   马上就期末考了,不知道那些事先可以先做一遍试题的孩子这次还能不能再先做,不知孩子学习到了真正的知识了没有,更不知道学习能不能是一件快乐的事,只希望我的女儿能不再是焦灼的状态,这都成了我在新的一年的愿望了,至于那亨氏蕃茄酱则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备之物,因为它味道纯正,始终如一,孩子很喜欢,当梁同学在节目里一提到它,顿生亲切之感,看来在“道”的看法上,“英雄所见略同”啊。
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资讯...

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